帝子谨王度,大藩臻治平。文风播南土,四国扬休声。
上公国懿亲,令德惟邦祯。奉恩自夙昔,脩贡表贞诚。
名马西域来,玉勒悬珠缨。金门足麒麟,特受顾盻荣。
王昨驻中都,貂蝉蔼盈庭。公来必燕语,礼接同友生。
异质况天挺,至尊爱弥甥。勋贤冠当世,夷夏钦盛名。
继美实在玆,闻望良匪轻。近因师传重,愈见德业成。
历数传万年,苍生仰皇明。岂徒本攴盛,股肱在公卿。
海内虽巳康,民俗犹未宁。鄙夫抱深念,思睹礼乐兴。
愿公善匡辅,报主以忠贞。载光史臣籍,永迈宗戚英。
灵雨洗南麓,汉光晚来盈。临流送回使,怀古动遐情。
送谢生因奉寄。明代。方孝孺。 帝子谨王度,大藩臻治平。文风播南土,四国扬休声。上公国懿亲,令德惟邦祯。奉恩自夙昔,脩贡表贞诚。名马西域来,玉勒悬珠缨。金门足麒麟,特受顾盻荣。王昨驻中都,貂蝉蔼盈庭。公来必燕语,礼接同友生。异质况天挺,至尊爱弥甥。勋贤冠当世,夷夏钦盛名。继美实在玆,闻望良匪轻。近因师传重,愈见德业成。历数传万年,苍生仰皇明。岂徒本攴盛,股肱在公卿。海内虽巳康,民俗犹未宁。鄙夫抱深念,思睹礼乐兴。愿公善匡辅,报主以忠贞。载光史臣籍,永迈宗戚英。灵雨洗南麓,汉光晚来盈。临流送回使,怀古动遐情。
方孝孺(1357—1402年7月25日),宁海人,字希直,一字希古,号逊志,曾以“逊志”名其书斋,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,故称“缑城先生”;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,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“正学”,亦称“正学先生”,明朝大臣、学者、文学家、散文家、思想家。后因拒绝为发动“靖难之役”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,被朱棣杀害。南明福王时追谥“文正”。 ...
方孝孺。 方孝孺(1357—1402年7月25日),宁海人,字希直,一字希古,号逊志,曾以“逊志”名其书斋,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,故称“缑城先生”;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,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“正学”,亦称“正学先生”,明朝大臣、学者、文学家、散文家、思想家。后因拒绝为发动“靖难之役”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,被朱棣杀害。南明福王时追谥“文正”。
后西湖十咏 其三 飞来峰。明代。胡应麟。 突兀空明架紫苔,纷然龙象凿瑶台。昆崙一柱从天下,滟滪孤根拔地来。飞到岂缘夸氏力,削成庸假巨灵材。他年挟汝乘风去,不羡如拳寄草莱。
读何氏集三十韵。明代。胡应麟。 寥落黄初后,词坛更几人。齐梁纷藻绘,元宋转荆榛。盛世占龙马,明时起凤麟。黄河悬日月,嵩岳降星辰。屈宋休前代,卢王祇后尘。才高梁苑客,赋拟洛川神。意气横今古,驰驱迈等伦。垂髫游上国,耸翮戾高旻。天诏颁黄屋,星槎下紫宸。通滇穷越巂,谕蜀近峨岷。吊古多停骑,违时蚤乞身。携尊漳水夜,飞盖邺园春。岁序堪藜杖,莺花暂钓缗。九重思丽藻,双阙召词臣。邂逅边徐合,赓酬李薛频。鸡林传制作,凤沼降丝纶。帝命轩輶出,人看斧钺巡。横经非寂莫,执宪岂沈沦。绛帐弦歌日,青衿问字晨。岳莲垂二华,宫柳暗三秦。仙掌金茎旧,咸关紫气真。夔龙方步武,鵩鸟遽酸辛。消渴相如伍,修文子夏邻。调高原寡和,道丧孰知津。彩笔精灵远,瑶编绝艺陈。千秋垂灿烂,一代仰嶙峋。鸾掖名长在,龙门迹未湮。凄凉玄阁草,重睹玉堂宾。貌识鄱阳烈,诗传水部亲。转教山斗望,怅绝颍溪滨。
移居太仆街。明代。石宝。 从仕二十载,卜居亦六七。身世任蓬转,无问喧与僻。最后移阙西,地位更平直。趋鼓向启明,绕尽宫树碧。城遥漏声杳,起望恒伫立。凭仗窗间禽,晨晦有消息。迂慢恐非宜,取近愧寡力。暂借鹪鹩枝,岂敢望安逸。
秋夜。宋代。方一夔。 露白初濡木,星虚渐集房。蛾飞争堕水,鱼退急投梁。捣练堤防冷,收禾准备荒。只愁枣红地,万马逐残羌。
路凤冈民部第中牡丹冬开寄题四首 其二。明代。于慎行。 沈香亭北醉多时,霜后依然绝代姿。道是经秋浑不解,先春早发向阳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