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楚昭王庙

题楚昭王庙朗读

丘坟满目衣冠尽,城阙连云草树荒。

犹有国人怀旧德,一问茅屋祭昭王。

译文

满眼累累的坟丘,昔目的贵胄士大夫都早已作古,高耸入云的城楼隐没在荒草树木之中。

还有遗民怀念昔日楚昭王的恩德,一间茅屋中祭奠着他的英灵。

注释

楚昭王:姓熊氏,名珍,平王子。

丘坟:墓冢。

衣冠:以衣帽穿戴代指历代世家、历史人家。

城阙(quē)连云:想象楚国盛世,城楼宫殿高耸入云。

草树荒:楚国城阙早已荡然无存,只剩下一片荒草。

国人:指楚国旧人。

题楚昭王庙创作背景

  元和十四年(819年),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,被贬为潮州刺史,途中经过湖北宜城县境,见到楚昭王庙,感慨之下作此篇。

参考资料:

1、(清)蘅塘退士编选;方青羽编著.唐诗三百首彩图馆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6.03:第314页

韩愈
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 ...

韩愈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多病经时不著冠,岸巾长对倦云闲。年来衰谢交游绝,靖节柴门不用关。

()
何绛

自今歧路各西东,事与浮云失故踪。已觉逝川伤别念,更来清镜促愁容。

星霜渐见侵华发,火影应难到洞宫。最是不堪回首处,隔江吹篴月明中。

()

招隐谁招到碧岩,自嫌黄绶映青衫。月光童子分根柢,金粟如来混圣凡。

胜赏莫辞空百盏,丽酬不记达千函。竦身便脱尘埃去,径上清虚谢辔衔。

()

东京少长认维桑,书剑谁教入帝乡。一事无成空放逐,
故人相见重凄凉。楼台寂寞官河晚,人物稀疏驿路长。
莫怪临风惆怅久,十年春色忆维扬。

()
董纪

一曲清泠水,深如濯锦江。啭枝花底鸟,吠窦月中厖。

鱼罧通西泖,茶烟起北窗。许多幽隐趣,不让鹿门庞。

()
刘海粟

笔势凌空起。似桑林、騞然中节,硎刀初试。试作扶摇鹏翮舞,来看九州红紫。

正装点、好山好水。更泼龙香半圭墨,要苍龙、腾踔云光里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