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骥无能空在闲,苜蓿既饱思行山。
谁知八幅分向背,恍如百里随跻攀。
云烟蒙蒙心共远,草树阴阴日将晚。
一声幽鸟隔前溪,万古回春来叠巘。
凉风彷佛飞清霜,奉身九折思王阳。
嗟我胡为不自爱,逐物颠倒轻余光。
瓜篱活计知何日,相对无言搔短发。
芒鞋竹杖请自在,皎皎吾身真匪石。
壁间所挂山水图。宋代。李廌。 老骥无能空在闲,苜蓿既饱思行山。谁知八幅分向背,恍如百里随跻攀。云烟蒙蒙心共远,草树阴阴日将晚。一声幽鸟隔前溪,万古回春来叠巘。凉风彷佛飞清霜,奉身九折思王阳。嗟我胡为不自爱,逐物颠倒轻余光。瓜篱活计知何日,相对无言搔短发。芒鞋竹杖请自在,皎皎吾身真匪石。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 ...
李廌。 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
水龙吟。两汉。佚名。 洞天景色常春,嫩红浅白开轻萼。琼筵镇起,金炉烟重,香凝锦幄。窈窕神仙,妙呈歌舞,攀花相约。彩云月转,朱丝网徐在,语笑抛球乐。绣袂风翻凤举,转星眸、柳腰柔弱。头筹得胜,欢声近地,光容约。满座佳宾,喜听仙乐,交传觥爵。龙吟欲罢,彩云摇曳,相将归去寥廓。
鹊桥仙。明代。沈宜修。 轻花拂露,长空挂月,人在秋香院小。盈盈一水两相思,■能得、佩环声绕。铢衣罗薄,翠蛾愁损,试向琼绡低告。无端窗外晓光催,掩泣望、星桥又杳。
揭阳林虞笙孝廉。清代。丘逢甲。 百砚斋中十二方,买从京口压归航。汉碑周鼓留残篆,珍重流传古揭阳。
长干三台(四首)。明代。杨慎。 雁齿红桥仙舫,鸭头绿水人家。邀郎深夜沽酒,约伴明朝浣沙。桃叶波横风急,梅根渚远烟斜。¤
华亭道中。宋代。释道潜。 白水茫茫天四空,黄昏小雨湿春风。五更百舌催残梦,月到官河柳影中。